电话:010-68705020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市场评论 >>行业观察 >> 程泰宁院士: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
详细内容

程泰宁院士: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

时间:2020-05-14     【转载】   来自:建筑志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中国建筑行业的现状,似乎与这一发展进程并不匹配,“千城一面”和“缺乏中国特色”的公众评价、国外媒体很多嘲讽意味的报道,突显了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建筑创作中,缺少独立的价值判断和自己的哲学、美学思考,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程泰宁院士


1.jpg

程泰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筑境设计主持人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中国建筑行业的现状,似乎与这一发展进程并不匹配,“千城一面”和“缺乏中国特色”的公众评价、国外媒体很多嘲讽意味的报道,突显了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建筑创作中,缺少独立的价值判断和自己的哲学、美学思考,缺乏自己的话语体系,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建筑一直处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强势影响之下。从正面来说,西方现代建筑的引入,推动了中国建筑的发展;从负面来讲,我们的建筑理念一直为西方所裹挟,在跨文化对话中,“失语”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虽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有不少学者、建筑师,甚至政府官员,在反思的基础上倡导过“民族形式”“中国风格”等,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只是以东方形式语言反西方形式语言,以民粹主义反外来文化,只停留在表面上,最终无疾而终。最后,仍然只能在西方语境中挣扎。

近年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新中式”“坡屋顶”等中国元素又火了起来,但依我看,如果自身话语体系的建构不能跟上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其结果也只能和过去一样——随风而逝。因此,建构以自己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以支撑中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如何建构理论体系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中国文化更新的希望,就在于深入理解西方思想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理解自己。”据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西方现当代建筑的哲学和美学背景。在西方,“20 世纪是语言哲学的天下”。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德里达说:“文本之外无他物”,卡尔纳普则干脆将哲学归结为句法研究、语义分析。尤其是近二十年“数字语言”的出现,似乎更加确立了“语言哲学”在西方的统领地位。了解了西方这样的哲学背景,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西方当代建筑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语言”的天下?耳熟能详的有“类型”“建构”“模式语言”“空间句法”,以至最新的“数字语言”“非线性语言”等。事实上,这些建筑“语言”都可以看作是西方语言哲学的滥觞。通过学术交流,这些“语言”也已经成了很多中国建筑师在创作中最常用到的词语。

2 如何看待现象

应该看到,“语言”包含着“语义”的意思,特别是它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建筑创作机制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解读,其方法值得借鉴,这对我们高校的教学工作的确有一定帮助。但是,应该看到,由于这些“语言”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情感,忽视了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的深层次联系,无法完整而深刻地解释和反映建筑创作实际状况,因而这些“语言”常常是在流行一段时间以后就光环渐失,在创作实践中并未起到“圣经”作用。以至前些年,罗西、亚历山大本人也已经对自己的研究感到失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语言”为本体的研究,极易走入偏重“外象”的“形式主义”的歧路。我们已经明显地看到,从20 世纪后半期开始,由于以“语言”为本体的哲学认知与后工业社会文明相结合,西方文化出现了一种从追求“本原”,逐步转而追求“图像化”“奇观化”的倾向。法国学者盖德堡认为:西方开始进入一个“奇观的社会”,一个“外观”优于“存在”,“看起来”优于“是什么”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反理性思潮盛行。有的艺术家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只有作品的形式能引起人们的惊奇,艺术才有生命力”……了解了这样的哲学和美学背景就不难理解,一些西方先锋建筑师的设计观念和作品风格来自何处。对中国建筑师来说,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是否也需要思考:这种以“语言”为哲学本体,注重外在形式,强调“视觉刺激”的西方建筑理念是否也有它的局限性?我们能否走出“语言”,在建筑理论的创新上另辟蹊径?

3 我们应该建立何种体系

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学者一直试图摆脱西方哲学和美学的羁绊,对中国哲学和美学体系进行研究和探索。从王国维先生开始,很多学者就提出将“意境”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去建构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美学体系;近年来,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也以“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为主旨,提出了以“情本体”取代西方以“语言”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些哲学和美学思考是中国学者长时期来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深入比较和研究的成果。尽管建筑具有双重性,我们不能把建筑与文艺等同起来,但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研究对我们建构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以支撑建筑创新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基于这些研究,结合中国建筑创作的现状和发展,我认为,相对于西方以分析为基础,以“语言”为哲学本体的理论体系,我们可否建构以“语言”为手段,以“意境”为美学特征,以“境界”为哲学本体——这一具有东方智慧的建筑理念,作为我们建筑创作中求变创新的哲学和美学支撑呢?我认为这是可能的。至少,这一相对系统的建筑理念,使我们在创作中能够摆脱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并在创作中获得了充分的自由。

当然,这些是我的一家之言。但是,目前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经过独立思考的“一家之言”,互相补充、互相映衬,不断积累,从而逐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有了这样的话语体系做支撑,才能整体实现中国文化的“创新性转换,创新性发作”。

2.jpg

黄龙饭店远眺

4 我的建筑思想体系

关于对“境界”“意境”“语言”的具体解释,我在《建筑学报》及一些文章中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只对这些理念做一点简单的表述。

以“境界”为哲学本体,就是从自然、自我的角度出发,追求主客体的和谐共生;同时运用非逻辑的直觉、通感、顿悟等创造性思维,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追求建筑与大环境的“浑然天成”,以及建筑创作机制的“自然生成”。正如王阳明所说,“夫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谓也”,我们都应该争取做一个善于把握全局的、有大智慧的建筑师。以“意境”为美学特征,就是要从人的情志和心理感受出发,超越物象的束缚,追求时空中的情感共鸣,追求“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使建筑更具艺术感染力。以“语言”为载体和手段,就是要摆正“语

言”在创作中的位置,避免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性;与此同时,用“语言”不断地转换创新,追求它与境界、意境的内在契合。“术以载道”“道术相长”,辩证地说明了语言与境界、意境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摆脱语言形式表面化、程式化的倾向,也有利于建筑语言的不断创新。

3.jpg

雾雨中的浙江美术馆、雷峰塔与西湖

4.jpg

南京主轴线透视

5 结语

当前,世界文化格局正在重构。在历史大潮的冲击下,中西文化都在发生变化。作为中国建筑师,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上。我们的路向既不在西方,也不在后方,而是在前方。我们不应仅追求模仿趋同,而是应以一种独特的,同时也能为世界所理解、所共享的建筑作品和话语体系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建筑的大舞台上真正地取得话语权,为世界建筑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中国建筑师的贡献。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