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68705020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 2019年江苏省首批建筑产业现代化6个示范城市建设经验分享!
详细内容

2019年江苏省首批建筑产业现代化6个示范城市建设经验分享!

2014年,江苏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省,省政府明确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系统构建、联动推进,示范先行、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推进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为特征的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5年以来,通过设立省级节能减排(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项引导资金,累计投入6亿元,支持12个示范城市、4个示范园区、150个示范基地、68个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在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示范创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类示范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带动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发展。

2019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财政厅对完成创建任务的省级示范进行了评估,共有6个示范城市、27个示范基地、20个示范项目通过评估。为总结示范创建经验,由点及面推动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各示范创建单位上报的示范建设资料进行了详细梳理,组织编辑了《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成果集(2019)》,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技术创新等方面,系统展示第一批通过评估的示范建设经验。

 海门市 

创建周期:2015年-2018年

示范面积:1148k㎡

创建单位:海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127.jpg

城区鸟瞰图

特色亮点

海门市坚持把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品质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成品住房”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海门低碳生态新城为核心,推动现代建筑产业园、被动式产业园两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装配化装修三种类型的建筑产业化基地,形成“一城、二园、多基地”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空间格局,2017年被评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130.jpg

海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建设分布图

完善全过程监管机制

制定了《海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方案》(海政办发〔2016〕134 号), 探索建立装配式建筑从立项、规划许可、招投标、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图审查、取费结算、建设监理、质量安全监督到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监管模式。特别是在土地招拍挂或划拨时明确装配式建筑比例、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和成品住房比例, 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施工图审查制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供地

将建筑产业现代化指标列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地方案中,将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纳入土地规划设计条件;对以招、拍、挂形式出让的建设用地在土地出让方案、土地挂牌文件和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明确,对以划拨方式供应的土地,在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注明。

2 立项

在划拨类土地项目的立项申报条件中增加市建筑产业办意见,在立项批文中明确。

3 规划许可

将各阶段建筑产业现代化指标纳入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并在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注明。

4 招投标

符合一定条件的可采用邀请招标形式。

5 初步设计文件审查

设计单位提供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全装修住宅明确装修要求。

6 施工图审查

设计单位提供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

7 取费结算

按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取费

8 质量安全监督

对全装修住宅在质量监督报告中予以说明

9 竣工验收备案

所有手续齐全,予以竣工验收备案。

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格局

编制《海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海门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海门中德低碳生态新城发展规划》,形成以一城、二园为重点,多基地为载体的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着力强化技术支撑体系

征集整理企业标准、行业规范、技术专利、工法等,建立市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数据库,向社会公布;推动政企合作,成立“南通职业大学张謇建筑学院”,加大建筑产业现代化人才培养力度。




示范效应

2016年-2018年,海门市新建装配式项目24个,共计187.3万平方米,其中政府性投资项目36.9万平方米;成品住房项目220.2万平方米;已竣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18个,共计81.4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5.8% 上升到32.8%。

截至2018年底,共创建3个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7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9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222.jpg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现场

 镇江市 

创建周期:2015年—2018年

示范面积:1082k㎡

创建单位: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225.jpg

城区鸟瞰图

特色亮点

镇江市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划定重点发展区域,稳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聘请骨干企业为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公租房和市政管廊中大力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示范项目。

关键措施

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提出“3+1”管理机制,以市政府召开的联席会议制度、市住建局成立的工作领导小组、辖市(区)住建系统建立的例会制度为“三个抓手”,以示范城市创建技术服务单位为“一个支撑”,统筹推进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强制+激励”并举,协同推进项目落地

将预制装配率、成品住房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在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房项目落地。同时采取提前预销售、邀请招标等激励措施引导建设单位积极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

拓宽产业领域,打造特色项目

因地制宜,建立市政管廊、公租房和市政预制管片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着力建设模块建筑、预制管片等生产基地,建成一批特色项目。

重视宣传推广,凝聚社会共识

建立镇江市建筑产业化工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报道135 篇;定期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简报》;通过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推进措施,提高社会认知度。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228.jpg

镇江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图


中交二航局三公司大路分公司

示范效应

2015年-2018年,镇江市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近250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 共创建2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6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5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培育23个市级示范基地、22个市级示范工程项目。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250.jpg

镇江新区港南路公租房施工现场

 南通市 

创建周期:2015年—2018年

示范面积:1692k㎡

创建单位: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254.jpg

城区鸟瞰图

特色亮点

南通市注重顶层设计,将建筑产业列入全市“3+3+N”重点培育产业序列;整合生态、科技、人才等专项资金,形成调结构、促转型的组合拳效应;探索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监管机制;积极引导传统建筑业企业与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合理布局。

关键措施

出台务实措施

针对发展初期市场接受度不高等问题,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从用地保障、财政金融、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同时明确规定,市区内新建高度12 米(含12 米)以上住宅100% 采用装配式建筑,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成品住房比例100%。

深化全产业链创新

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打造“五位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成立南通智慧建筑产业创新联盟,构建智慧建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立转型技术创新研发奖补资金,鼓励企业进行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研发。

探索建立闭合管理机制

从方案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招投标、造价定额、质量监管等五大环节,健全完善全过程监管和服务体系,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起点高、质量优。

以园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利用陈桥船舶园区的闲置厂房,吸引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进驻,建成PC 构件产业园。

注重宣传培训

举办装配式住宅问与答科普专题活动,提高装配式建筑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多次举办专题讲座和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及技术宣讲会,提高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及装配式建筑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示范效应

2016 年至2018 年,南通市年度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从79 万平方米增长到318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7.19% 上升到27%。截至2018 年底,共创建1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7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同时评定了9个南通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




 常州市武进区 

创建周期:2015年-2018年

示范面积:1066k㎡

创建单位: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委会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312.jpg

城区鸟瞰图

特色亮点

常州市武进区以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建成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围绕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集聚了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骨干企业;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全过程管理办法,建立装配式建筑构件供需信息公布制度;构建“两盟一院”(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绿色建筑产业联盟和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交流沟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支撑平台。2017年被评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关键措施

率先全面应用“预制三板”,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

从2016年12月开始,全区由政府投资的办公楼及新建住宅全部采用“预制三板”设计建造,逐步提高新建建筑预制装配率。明确要求自2017年起,区重点地区出让的土地上的建设项目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

科学布局产业结构,打造建筑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集群

以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为核心,合理布局建筑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绿色建筑企业及其核心技术;建成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建立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信息平台,及时共享项目信息。



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

搭建载体平台,构建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支撑体系

以成立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先导,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和组建一批现代化工程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积极与国际接轨,举办技术交流和合作推介会20多场。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341.jpg

武进区维绿大厦基于BIM的智慧楼宇运维管理平台

示范效应

2016年-2018年,常州市武进区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350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6.2%上升到18.3%。截至2018 年底,共创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6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5个。

三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常州市武进区已成功引入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余家,全区建筑业产值从248.3亿元增长到299.3亿元。





 南京市江宁区 

创建周期:2015年-2018年

示范面积:1561k㎡

创建单位: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349.jpg

城区鸟瞰图

特色亮点

南京市江宁区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精细、绿色、智慧、协同”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在土地出让环节明确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从源头保障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搭建区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服务平台,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建设并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系统,构建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推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建设。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352.jpg

南京河滨花园

关键措施

完善政策体系,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区域先行先试

出台多项政策,从用地、资金、税费、金融、产业发展、行政许可等多方面扶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保障房、学校等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装配化建造方式,重点推进高新园区、滨江开发区等区域内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

江宁区装配式建筑监管流程

1 立项

区发改委在立项中明确项目实施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区对新建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有关规定。

2 土地招拍挂/划拨

确定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并写入出让/ 供地合同。

3 规划方案审查

用地单位提供该幅土地上装配式建筑的覆盖比例为100%、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居住用地成品住房比例为100%)的书面承诺。

4 施工图审查

针对结构体系、预制装配率、预制部品部件品种和规格开展专项审查。

5 施工过程监管

全面落实装配式建筑各方主体责任。

6 项目验收

制定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分阶段验收方案。

深化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充分利用区域科教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区建筑产业现代化联盟,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库;推动区内相关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研发并取得显著成果。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356.jpg

江宁保税区孵化中心

突出监管创新,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

创新装配式建筑监管方式,探索建立从项目立项、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在土地招拍挂或划拨时明确该幅土地的装配式建筑比例、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和成品住房比例;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施工图审查制度;依托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359.jpg

江宁西部美丽乡村文化展示中心

加强宣传培训,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通过图板、视频等各种形式,在区建筑业服务大厅集中展示代表性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推介区内建筑产业现代化企业;多次组织区内建设、设计、施工、部品生产单位负责人集中培训,赴相关优秀企业、项目实地学习考察;联合有关高校举办预制混凝土工、钢筋工、模板工等工种专项培训10余次。



示范效应

2016年-2018年,南京市江宁区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从19万平方米增长到235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2.5% 上升到28.2%。截至2018年底,共创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5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8个,其中设计研发类基地个、部品部件生产类基地4个;培育江宁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7个、江宁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4个。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410.jpg

江宁示范项目分布图

 扬州市江都区 

创建周期:2015年-2018年

示范面积:1332k㎡

创建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建筑工程管理局


微信图片_20200602093414.jpg

城区鸟瞰图

特色亮点

扬州市江都区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重点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孵化中心,促进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加大装配式建筑人才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力度;着力培育5个BIM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

关键措施

构建技术支撑平台

成立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孵化中心,全面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推广应用、产业人才培训等工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关键技术创新

积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引导相关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化关键技术研究。截至2018年底,江都区相关企业参与编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10多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多项。





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

每年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人才培训计划,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培训、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现场实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示范效应

2016年-2018年,扬州市江都区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从12.4万平方米增长到49.3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10.3%上升到19.6%。截至2018年底,共创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项目4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3个。



seo seo